“大锅台、麻粕儿、油香儿”这些美食藏在这里 去深山寻找吧

提到史家营,人们就会想到圣莲山。在史家营,这里不仅有美景,还有那种最朴实无华,却也最美味可口的乡间美食。


fa.jpg


从佛道两重天的圣莲山地质公园继续向山下行驶,很快就到达了当地颇有名气的新兴山庄。一席最具当地特色的农家美味即将到来。


fb.jpg



“大锅台”


毫无疑问是这餐中最具“分量”的一道。大柴锅上灶,用木柴点燃红砖砌的灶台,加入足量食用油,待油温渐热,依次放入八角、花椒,以及葱姜蒜等香料,煸炒至香味四溢时,已经处理好的新鲜肥美的胖头鱼放入大柴锅,随即将调配好的酱汁倒入锅内漫过鱼身,此时加入秘制调味包,盖锅盖焖炖。20分钟后,鱼肉即熟。这时,再加入豆角、白菜、豆腐,以及葫芦条等配菜一起炖熟,美食即可享用。醇厚的香味满足最挑剔的味蕾,而荤素搭配的感觉又像极了史家营人的耿直和率性。


0.gif


sa.jpg



炖全羊


选材讲究,只选用史家营山间放养的山羊。这种羊身手矫健,每天在高山草甸上攀上跑下的觅食,活动量极大,造就了肉质的鲜嫩,而每年农历七月初至八月底,正是这种羊肉最为肥美的时候。所谓炖全羊,突出的就是一个“全”字。将羊的头、血、蹄、尾、同羊骨、羊肉、羊杂一锅炖出,色香味俱佳。在露凝而白,阴气渐重的节气里,这样一锅汤汁浓郁,营养丰富的炖全羊,是对自己绝佳的犒劳。


sb.jpg



麻粕儿


是史家营特有的,一道极具特色的小吃。乍看起来,与老北京麻豆腐有几分相似,其实选用的却是截然不同的制作材料。史家营人世代种麻,其中一种叫做“火麻”、“大麻”,也称“长寿麻”。这种一年生的直立草本植物,在夏秋时节结出它的果实,这些带着淳朴气质的小小颗粒,呈椭圆形,灰白色,如红豆般大小——这就是麻籽儿,制作“麻粕儿”的主要材料。


sc.jpg


首先将麻籽儿用钢磨粉碎,加凉水稀释后,细萝澄出麻皮,留下的汁液入柴锅小火熬制十余分钟后,会浮出类似豆花的一朵朵“小白花”,用小漏勺将这些“花朵”沥去水分盛入盘中,就是原汁原味的“麻粕儿”。最简单的做法是凉拌,还可制作水饺、炖菜。摘几颗种在房前屋后的小葱,抓一把泡发好的黄豆,和刚做好的“麻粕儿”一起烹炒,则是一道“麻粕儿炒黄豆”。这种极具质感的食物闻起来清香四溢,入口则是柔软爽滑,层次分明。品尝一份“麻粕儿”不仅是一种奇妙的味觉体验,它所具有的祛火排毒,养颜美容的功效,对现代人的身体也颇有好处。


sd.jpg



农家自制压肉


制作时选用上好的猪头肉,进一步熬煮至软烂后,放入特制的锅具内压制,使过多的脂肪溢出分离,待留在锅内的精华自然冷却后,切成片状,就成了只有肉香没有肥腻的“压肉”。


se.jpg



主食


是人类的身体大部分的能量来源。在大约1000多年以前,中国以秦岭、淮河为分界线,划分出南稻北麦的农业分布。从而造成了南方人爱吃米,北方人爱吃面的饮食习惯。史家营乡地处华北平原山区,在这样的饮食习惯中,这里的人们怀着对食物的理解和热爱,不断尝试,寻找着食物变化的灵感。


sf.jpg


sg.jpg



核桃饼


这种看似家常馅饼的食物叫“核桃饼”,有农家月饼的美誉。制作时选用史家营乡自产的核桃,碾至细碎后,混合足量的红糖做为馅料,像包包子那样,包入手工揉制的白面饼皮中,再按压成饼状后,柴火烤熟即可。增加智慧的核桃和营养丰富的红糖完美结合,甜而不腻,令人齿颊留香。


sh.jpg


si.jpg



黄面炸饺子


黄米磨制成粉,与糯米粉按比例混合,制成薄厚适中的面饼皮,将手工熬制的红豆馅包入面皮中,揉捏成圆润的半月形后,放入油锅,中火炸至金黄,就成了一个即简单又讲究的黄面炸饺子。咬一下,满口温润软粘,加上红豆特有的醇厚香甜,简直让人欲罢不能。


sj.jpg



炸油香儿


是史家营人招待女婿的一道特色主食。黄米粉与小麦粉按比例混合揉制成面团,发酵后,擀成饼并切成菱形,入油锅炸至金黄即成。同样并不复杂的做法,制作出承载着民间特殊意义的美食。


sk.jpg



野菜饺子


春夏季山地草甸中各种疯长的野菜,是大自然的馈赠,为这里的人们提供了鲜美的食材,搭配猪肉末调制成馅料,即可做出最鲜美的野菜饺子。


sl.jpg


在这大美的天气里,不妨招呼好友或是举家出游,到史家营乡来走走停停,休憩放松,看看这里的青山绿水,感受这里的道风佛香,更可以享用到地道的乡村美食,来一场农家菜的饕餮盛宴。


联系我们

010-60350109

北京市房山区良乡镇(君苑内)

bjmslyxh@yeah.net

www.visitmiri.com

联系我们

Baidu
map